美國財政部擬推DeFi數字身份驗證!劍指鏈上非法金融,智能合約或強制嵌入KYC

美國財政部正探索利用數字身份技術打擊去中心化金融(DeFi)領域的非法金融活動,並就此公開徵詢意見。核心方案之一是將身分驗證直接嵌入DeFi智能合約,在交易執行前強制進行用戶憑證核驗,實現鏈上KYC/AML合規。此舉源於7月生效的《GENIUS穩定幣法案》授權。同時,銀行團體警告該法案存在穩定幣收益漏洞,恐引發數萬億美元傳統存款外流。

財政部徵詢:數字身份或成DeFi監管利器

美國財政部正深入研究部署數字身份系統以遏制DeFi領域的非法金融活動,並就此公開徵集公衆意見。財政部文件指出,其選項之一是將身分檢查功能直接嵌入DeFi智能合約。此舉旨在利用新興合規科技(包括API、人工智能、數字身份驗證及區塊鏈監控)強化監管。

智能合約或強制鏈上KYC

財政部重點徵詢的方案是:要求DeFi協議在其底層代碼中直接集成數字身份憑證。在該模式下,智能合約將在用戶執行交易前自動驗證其身分憑證,從而將了解你的客戶(KYC) 和反洗錢(AML) 風控措施直接構建於區塊鏈基礎設施之中。

數字身份方案:平衡隱私與合規

財政部聲明指出,數字身份解決方案可能包含政府ID、生物識別或便攜式憑證。其優勢在於:

  1. 降低合規成本:簡化金融機構與DeFi服務商的監管負擔。
  2. 增強交易隱私:確保用戶交易時享有同等或更高隱私保護。
  3. 提升風控效率:在交易發生前即可偵測洗錢、恐怖融資或制裁規避行爲。 同時,財政部承認需應對數據隱私擔憂並平衡創新與監管的挑戰,公開徵詢期截至10月17日,後續將向國會提交報告並可能出臺新規。

政策背景:《GENIUS法案》驅動監管科技探索

此次徵詢源於2024年7月簽署生效的《引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創新法案》(GENIUS Act)。該法案爲支付穩定幣發行人建立監管框架,並授權財政部研究新型合規技術。數字身份驗證正是法案指定的重點探索方向之一。

銀行警告:穩定幣收益漏洞威脅金融穩定

以美國銀行政策研究所(BPI)爲首的銀行團體敦促國會修補GENIUS法案漏洞,警告該漏洞可能允許穩定幣發行人規避支付利息的限制。

  • 漏洞所在:法案雖禁止穩定幣發行人直接向持幣者支付利息或收益,但未限制加密貨幣交易所或關聯企業提供收益。發行人可能通過此類合作夥伴變相提供收益。
  • 潛在風險:BPI估計若不堵塞漏洞,恐引發約6.6萬億美元存款從傳統銀行外流,進而: a. 幹擾美國企業與家庭的信貸流動 b. 增加系統性風險(尤其在壓力時期) c. 導致信貸供應減少、利率上升、貸款收緊 d. 推高實體經濟和家庭融資成本

結語

美國財政部探索DeFi數字身份驗證,標志着監管機構正尋求將傳統金融的KYC/AML框架深度植入區塊鏈底層。此舉若能實現,將從根本上改變DeFi的匿名特性,但也引發對鏈上隱私權和去中心化精神的擔憂。與此同時,銀行界對穩定幣收益漏洞的警示,凸顯了傳統金融體系對加密資產虹吸存款的深度憂慮。政策制定者正面臨艱難權衡:既要利用技術創新提升監管效能、防範非法活動,又要避免過度扼殺行業創新或引發意想不到的金融體系動蕩。加密行業參與者應密切關注10月17日前提交意見的機會,以及後續可能出臺的監管細則。

DEFI6.93%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留言
  • 轉發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暫無留言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